男女主角分别是舒语兰余笑蓝的现代都市小说《出生!我做一首《陋室铭》大杀四方舒语兰余笑蓝》,由网络作家“九亿少女的梦梦”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两个小姑娘不但做了花环,还做了手环,4个人就这么蹦蹦跳跳,在山上玩了半天。最后大姐和二姐还不忘从山上摘一点野菜回去喂鸡。苏辰安这时带着新交的好朋友,带着他娘给他的钱,跑到村东的康叔家里。选了一条大草鱼,不过,这鱼的活性太大,尾巴好几次都甩在苏辰安的身上。苏宝成连忙伸手过去,想要跟苏辰安一块提,差点没被那条大草鱼的尾巴一把摔到地上去。还是苏宝成的小斯,连忙从两人的手中接过。心里还觉得这个农家小子,对,他们少爷还怪大方的。刚认识的人就愿意花这么多钱,给自家少爷买鱼吃。这么小的孩子,能知道什么是巴结,只能说这孩子是真的机灵。就算给其他孩子这个巴结的机会,有的也跟个榆木脑袋一样,不知道变通。回到家里,大概也就是下午3点的时辰,苏辰安一点都不...
《出生!我做一首《陋室铭》大杀四方舒语兰余笑蓝》精彩片段
两个小姑娘不但做了花环,还做了手环,4个人就这么蹦蹦跳跳,在山上玩了半天。
最后大姐和二姐还不忘从山上摘一点野菜回去喂鸡。
苏辰安这时带着新交的好朋友,带着他娘给他的钱,跑到村东的康叔家里。
选了一条大草鱼,不过,这鱼的活性太大,尾巴好几次都甩在苏辰安的身上。
苏宝成连忙伸手过去,想要跟苏辰安一块提,差点没被那条大草鱼的尾巴一把摔到地上去。
还是苏宝成的小斯,连忙从两人的手中接过。
心里还觉得这个农家小子,对,他们少爷还怪大方的。
刚认识的人就愿意花这么多钱,给自家少爷买鱼吃。
这么小的孩子,能知道什么是巴结,只能说这孩子是真的机灵。
就算给其他孩子这个巴结的机会,有的也跟个榆木脑袋一样,不知道变通。
回到家里,大概也就是下午3点的时辰,苏辰安一点都不把苏宝成当外人。
第一次进到厨房还要烧火的苏辰安也是,得到了人生初体验。
好在二丫很快就忙完了进来,知道弟弟要做鱼。
把苏宝成赶到一边,开始麻溜的烧起火来。
刚才怎么也点不燃的火,在人家二丫的手中就跟会神奇的魔法一般。
苏宝成朝着对方投去了钦佩的眼光,二丫则是一点都不在意。
这条草鱼,苏辰安让苏宝城这个叫做陈峰的小斯,帮忙杀鱼刮麟一条龙。
看着家里昨天剩下来的一块豆腐,苏辰安,直接把吃烤鱼的配料都放了下去。
有什么菜就放什么菜,没有那也没办法,大丫这回也从苏辰安的手中把烤鱼接了过去。
果然大姐之前操作过一次手法就娴熟多了,直接把烤鱼烤的两面金黄。
光是闻到这个味道,大家都忍不住口水泛滥。
今天买的这条鱼足够大,又麻利的弄了几个菜。
摆到桌子上之后,苏辰安就去路口张望果然见他爷他们已经回来。
苏宝成此刻坐在饭桌上面,闻着桌上飘来的那一股香香辣辣的味道,口水直流。
太香了,他作为一个小少爷,什么好吃的?没吃过。
但是在好兄弟家里,光是这一道烤鱼,他就已经像八辈子没吃过饭一般。
等苏家人全部上桌,苏有根更是一脸笑容的让苏辰安好好招待人家苏少爷。
苏辰安也是用筷子麻利的把鱼肚子上面少刺的部分,和豆腐都挑到了苏宝辰的碗里。
本来是想叫陈峰也一块过来吃饭,哪里知道这家伙就是不愿意。
这会更是躲到了门外,家里人轮番上阵劝了好几次都没让对方坐到凳子上去。
苏宝成也说了几句,但这家伙就是不听,非要回去吃。
大家也不好再勉强下去啊,一家子热热闹闹,一顿烤鱼吃下去,舒服的不得了。
大家也是好久没吃,都十分想念这一口味道。
以前他们也只是在苏明堂带着家人回来过节过年的时候才会有这样一道大菜。
这都已经半年没吃过了,家里人都吃的津津有味。
还不断的给苏宝成劝菜,苏宝成那是吃的头都抬不起来。
感觉自己学了好久的礼仪,要是他爷看到了,绝对又要说他。
吃饭不能言语,还不能用筷子扒饭,更别说是这样吃的头都抬不起来。
苏宝成这家伙的胃口是真的很不错啊,三碗饭过后竟然还想再加。
这古往今来的读书人,可没有一个不讲究孝道,要是自家儿子还真像他以前教的那样做。
那就算以后儿子读书再有出息,别人上面的官老爷也不会把自家儿子选中。
想到这里的邓氏后背有些发凉,也是在此刻间幡然醒悟。
苏辰安更是给了自家堂哥一个眼神,苏辰远也是赶紧夹了一筷子的肉在自家娘亲和爹的碗里。
“小弟说的太对了,我以后可是读书人,当然是最孝顺的,娘,爹,你们快吃。”
苏明堂感受到儿子的变化,那一瞬间都有些哽咽。
看着今天的饭,颗颗晶莹全是大米饭,而且菜也是油光亮,就知道家里人为了他们回家有多费心。
而与他生疏了很久的儿子,此刻竟然也会关心他这个老父亲。
别说苏明堂就连邓氏,此刻也是如梗在喉,干巴巴的把儿子夹过来的肉咽到嘴中。
此刻的她才幡然醒悟,她之前到底错的有多离谱。
就算再不待见丈夫的家人,但这也是自家儿子的亲人。
她不能因为一些偏见,就让自家的儿子前途不保。
这一顿饭,在大家都有意缓和气氛的情况下都吃的十分的舒心。
苏明堂更是感叹,这种场景他不知道想象了多少次。
没想到在这次情况最糟的时候出现了 ,他知道这一切都是由于自家儿子的变化。
而儿子的变化则是跟自家小侄子离开的那一段时间发生的改变。
所以一定是小侄子跟他儿子说了些什么,才让自家儿子的脑袋跟开窍了一般。
而原本打算吃完饭就走的邓氏,看着自家儿子这么机灵。
也同意了丈夫说留下来住一晚的请求,等到家里都收拾好了,搬着板凳全部都坐到了院子中。
他奶连忙把月饼拿出来,放在桌子上,大家看着空中的那一轮圆月。
吃着,分开的月饼,此刻好似,一家人真的在团聚一般。
苏明堂更是感觉今天就跟做梦一样,苏辰远则是不断的跟自家小堂弟在那里叽里咕噜。
大丫和二丫一脸同情的望向他们的堂弟,果然,自家弟弟,是真的厉害。
瞧一瞧刚开始进门鼻孔朝天的堂弟,这一会就跟个跟屁虫一样,跟在自家弟弟的旁边。
而这也是王桂芬和苏老头子最开心的一天,小儿媳,这么多年从来都没有带着孩子在家里面住过一天。
结果就在今天,这个中秋团圆的日子,他们两个老家伙也能等到今天。
真希望这一刻就是永恒,有时候王桂芬心里也会在后悔。
后悔当初要是他们坚定一些不同意儿子找的这一门亲事。
就随便找一户普通的人家,现在哪怕一家人艰难一点。
是不是,有家人的爱护,儿子也能过得舒心一些呢。
儿子的难处她都看在眼里,所以这些年来,别人哪怕说她偏心偏到肚脐眼。
她也是会把家里贵重一点的东西通通送到小儿子家里去。
就是为了小儿子在人家家里能够好过一些,别人的眼光,也能看得起自家儿子一点。
苏明堂看着已经睡过去的儿子,在看向他跟以往完全不一样的媳妇。
“芸娘,你……”
想说些什么,又害怕自己想多了的苏名堂,一时之间不知道怎么开口。
反倒是邓氏,一双玉手轻轻的握住苏明堂的手。
而父母看她的眼神也越来越不对劲,不但每天让她吃的少,干的多。
后面更是在无意当中听到他那一家人在商量,要把她嫁给一个瞎了眼的老鳏夫。
说对方愿意出5两银子,听到这里的刘小玉,再也不顾念什么亲情。
整个人整个心都心如死灰,害怕自己再慢走一脚,就要再被这家人卖第二次。
也是这次逃跑,再加上他娘身上又没有多少银钱。
一路上打扮的灰头土脸,本来是想再去求一求她原来的主人家。
让小姐继续用着她,不然她一个弱女子在外面也活不了多久。
结果他这才知道,小姐一家早就随着家里的人,全部搬走啦。
听说不少的下人,都被妥善的送出了府门,这才格外开恩,放出去了不少人。
心灰意冷的刘小玉,就这样浑浑噩噩的走在路上,恍恍惚惚之间一脚踩空摔下了山坡。
再次醒来就是被他爹给救了,两人也是那时候看对了眼。
这些消息都是苏辰安旁敲侧击了解到的消息。
好像也是那次摔下山坡,他娘的身体才一直有些虚。就连腿脚也有些不便。
这也是他娘为何这么多年很少出门的原因,一个是身体虚,再一个就是腿脚上面的有疾。
生怕碰到外面人的眼光。
应该是那个时候就没养好,而且大户人家小姐的丫鬟再如何都比普通人家的姑娘待遇条件要好上很多。
眼看他娘用手抓住那头鱼,拿着刀砰砰两下。
那条草鱼总算是不再挣扎,把鱼砸晕了之后就方便了很多。
娘给鱼刮鳞开膛破肚,除了苦胆丢了,和一些不能吃的丢掉之外。
其他的都是,全部留在这里,刚好又把它从地里面带回来的菜也洗一洗。
这鱼一定要放葱才好吃,刘氏洗了不少的葱,想着小叔回来。
自家相公前几天去张家村带回来的猪肉,从井里面的篮子里面割出来一块。
苏辰安就看着他娘在那边忙碌,老老实实的在厨房里面烧火。
这有了食材就是不一样,他娘做饭的手艺好像都提高了一些。
看着奶白色的鱼汤,刘小玉觉得还欠了点什么。
干脆又掏出几个铜板让自家儿子,去村东头的徐大娘家里买上一块豆腐。
苏辰安拿着铜板就往外面跑,这会天上的太阳毒辣的很。
苏辰安人小腿短,也就是家里没有使唤的人了,不然坚决不会让苏辰安出门的。
村东边的。徐大娘家里,也不是很远,老远跑过去,苏成安就闻到了一股豆腐的香味。
徐大娘可是靠着这一手做豆腐的手艺,养活了一家人。
看到小豆丁似的苏辰安,徐大娘笑呵呵的接过铜板,给苏辰安挑了一块,还带有些温热的豆腐。
苏辰安提着豆腐这么点东西都觉得有些重,还是快步跑回了家中。
一进家门就汗如雨下,把豆腐交给他娘之后,赶紧跑到井边洗了一把脸。
苏小玉看锅里的汤煮的差不多,这才把豆腐切成块丢下去。
找出个大碗,分了两大碗装到碗里面去,就这还多出一小碗的鱼汤。
招呼苏辰安赶紧过来,苏辰安也不客气,虽然是这么炎热的天气。
但他现在面对这一碗热腾腾的鱼汤,那也是一点都抵抗不了诱惑。
一口下去,第一感觉就是烫,第二感觉就是又鲜又嫩。
他娘的手艺还真是不错,反正苏晨安自认为他娘亲的手艺比他奶的手艺不知道要好上多少。
只见他娘把鱼汤端上桌后,留了一碗鱼汤,放在阴凉的地方,看样子是准备晚上吃。
又炒了几个菜,炒最后一个菜的时候,刚好看到他奶带着一家人回来。
苏辰安赶紧去拿他奶和爹他们的帕子,让他们赶紧过来洗把脸。
只见他那一向斯文白净的小叔,此刻满脸通红,看样子是晒得不轻。
看着这一箩筐一箩筐的稻谷全部都是靠人力搬过来的。
这还真是十分的吃力,等以后有钱了,要是自己能买个牛,家里人也能轻松一些。
就连两个姐姐那也是累的都快瘫下去了,别看两个姐姐小,但他们此刻已经会拿着镰刀割稻谷了。
还真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苏辰安看大家都坐在凳子上歇凉。
苏辰安赶紧告诉自家爷,水井里面凉着凉茶,让他们赶紧拿出来喝上几口,凉快凉快。
听到这话的苏有根,也是麻利的把放在下面的凉茶拉上来。
大姐他们又赶紧去拿了几个碗,每个人都分上一碗,大口下去,一个两个都忍不住发出了一声舒服的胃叹。
“爹,这凉茶味道倒是挺好,大热天喝上一口心都凉飕飕的。味道还带点甜。这是在哪里抓的凉茶方子。”
听到小儿子的问话,苏有关笑的见牙不见眼。
连忙把他的小孙子夸了,又夸,苏明堂这才一脸惊讶的望向小侄子。
只不过对方只是以为小侄子人小聪明,毕竟他爹娘可没跟他说,他那小侄子可有老神仙指点迷津。
这种话自家里人知道就行了,说出去的话难免会惹来灾祸。
等到他娘把最后一个菜炒出锅,大家赶紧端着碗,就开始一顿狂炫。
今天的鱼汤加了豆腐,不止鱼肉鲜美,就连豆腐也是异常的嫩滑。
一家人吃的连连点头,王桂芬的脸色也是十分的好看。
毕竟一家子出门在外忙活了半天,回来这个没用的儿媳妇能给他们做一顿的热菜也算是有点作用。
吃饱喝足的大家又歇息了半个时辰,一家子又顶着现在不是很毒辣的太阳出门。
现在苏辰安也就是还小,不然这会肯定要被叫到田里面去捡自家地里的稻谷。
像四五岁的孩子基本上都是这样的,有时候不止只捡自己地里的,还会往别家的地里去捡。
更有甚者,直接把家里的鸡和鸭赶出来,放到人家已经收割完的田里面去吃。
等家人再次回来的时候已是傍晚,天空只有一抹晚霞,映衬出一抹暖黄色的光芒。
他爷回到家中的时候还给他发布了一个任务,那就是让小小的他明天带个凳子和斗笠。
去他们村子那个大平台的晒谷场去看着,也就是让他在那里盯着他们晾晒的稻谷。
坚决不能让鸟雀啄,也要在趁天色阴沉的时候赶紧通知大人过去收。
苏辰安还是第一次有这种体验,大姐和二姐告诉她一定要拿个长长的棍子。
他还是很听取意见的,结果第二天去的时候才发现晒谷场那边全是比他大不了多少的孩子。
这尿都还控制不了的年纪,古代的小孩就可以老老实实的待在这里守着稻谷晾晒。
还真是厉害,苏辰安赶紧找了个阴凉的位置,把板凳放下去。
他爷他们此刻正源源不断的把稻谷搬到这边过来。
等晾晒好之后,叮嘱苏晨安,一定要记得看天气。
要是有像下雨的样子,就赶紧跑过去告诉他们。
苏辰安点了点头,等自家阿爷他们走后,他就看到原本老老实实的小孩。
在家里人走后不久,一个两个竟然离开了凳子上面,跑到一边去抓虫子,斗蛐蛐.
反正留在凳子上老老实实看着稻谷的没有几个。
其他人看老老实实的苏辰安还露出了一副不屑的表情。
一个黑黑壮壮的小孩,路过苏辰安的时候还说了一句。
“真是个呆子。”
看到爹爹回来了,两个小姑娘连忙跑出去扒着自家爹爹的腿。
看到爹爹提着的那一块白花花的肉,更是口水忍不住直咽。
“爹爹,咱们是不是可以吃肉肉,这肉肉好肥呀!”
看着两个姑娘眼巴巴的眼神,苏大壮笑的一脸开心得意,表示待会,就给他的两个宝贝闺女煮肉吃。
两个小丫头高兴的在院子里面蹦蹦跳跳,今天就跟过年一样,只有在过年的时候他们才能吃到一块肉。
没想到娘亲给他们生了一个弟弟,他们也能吃上肉了。
王桂芬看到自家儿子提回来了那刀肉,快速从手中接了过去。
这败家玩意,提回来这么多肉,不知道轻重的,待会把肉全吃了。那可不行。
王桂芬,用刀把猪肉割成五份,也就是说这是5天的量。
挑了一块肥瘦相间的肉出来,放到一边,其他的肉则是被王桂芬全部切成均匀大小的薄片。
放油,锅里面遨油,然后就把所有的肉跟油倒到罐子里面。
以后每天吃就弄一点猪油和肉,也算是每顿都有了一些荤腥。
苏大壮看着一旁那么巴掌大小的一块肉,心里那是委屈的不行。
就这么一块肉,切出来一人能分到个两三块就没了。
苏大壮叹了叹气,觉得自己改天真的要去河里面碰碰运气。
要是能给自家媳妇抓一条大肥鱼回来炖汤,到时候他儿子肯定有奶喝。
一碗肉汤里面加了一个荷包蛋,王桂芬就让自家儿子赶紧把汤端到房间去。
他可是听说了自家孙子生出来这么久,才吃过两顿。
就刘氏那瘦瘦弱弱的样子,连个奶水都没有,实在是太过没用。
刘氏看到碗里面的肉,那也是馋的不行,为了自己能够多产一点奶,都没有劝自家相公也跟他一块喝点。
把一碗的肉汤和鸡蛋,通通吃下肚中,刘小玉感觉自己浑身上下都舒坦极了。
果然没一会就开始想要涨奶,赶紧把自家儿子强制抱到怀里。
苏辰安本来就没什么动静,毕竟他主要是想要节省自己的体力。
能少动弹就少动弹一些,就算饿了,醒了也没办法,他娘没奶给他喝。
这回感受到嘴里源源不断的奶水,苏辰安整个人都精神了。
出来一天多啦,总算是吃了一口饱饭, 也不知道老天爷这一下子给他干到哪来了。
很快苏辰安就知道了,因为在他喝了一顿饱饱的奶之后,他竟然有力气睁开眼睛了。
看到眼前这家徒四壁的模样,苏辰安忍不住又把眼睛闭上了。
皱巴巴的小脸上,一脸的生无可恋,知道条件不好,但他不知道条件这么不好。
要说家徒四壁,墙上好歹也挂了点零零脑脑,地上也是坑坑洼洼。
房顶也是茅草顶,就连那面窗户都破了好几个洞。
自家屋子里面,他爹坐着的那个凳子好像还瘸了半根腿。
桌子上那个碗,也是残缺不全,好,好好。
苏辰安,这回已经在心里默默的念起了《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苏辰安觉得,他现在就能重新定义一下什么叫做真正的《陋室铭》
屋不在华,能住则行。室不在阔,安身则宁。
斯是简室,惟吾心清。土坯遮风雨,茅草蔽霜星。
谈笑少俗客,往来多挚情。可以读诗卷,赏云亭。
无虚荣之扰心,无富贵之劳形。颜回一瓢饮,原宪百结缨。
吾言:何简之有?
刘小玉不知道自家儿子怎么睁着眼睛就哭了出来。
这出生这么久都没见自家儿子哭的这么伤心,这不是刚吃了饱,就应该能够美美的睡一觉吗。
苏大壮也吓坏了,刚才他们见儿子睁开了眼睛,还十分的高兴,兴奋。
没想到儿子眼睛咕噜噜转了一圈之后,就开始嚎啕大哭起来。
快速的扒开尿布,看到干干净净,清清爽爽,这才吃饱了,也不应该哭。
他们哪里知道,苏辰安现在心里的绝望,毕竟谁一出生,就能够原地创造出一篇新的《陋室铭》来。
可想而知苏辰安的内心到底有多么的为自己感到伤心。
怪不得,他在娘胎里就没怎么吃饱过,出来这么久了才吃过一顿饱饭。
睁开眼睛真是两眼一抹黑,恨不得,重新再把眼睛给闭上。
上辈子他好歹也是做了不少的慈善,卖出去的画,更是因为他不缺钱,全部都捐了出去。
给到大山的孩子,让他们能够走出大山,拥有新的人生。
所以他上辈子积德行善,让不少的孩子们走出了大山,结果这辈子他就被送进了大山。
这也形成了一个因果循环,无论他爹娘怎么哄,苏辰安就是在一旁哭的伤心。
没一会竟然就把他奶给惊动了过来,王桂芬没好气的瞪了这夫妻俩一眼。
连忙把他的宝贝小孙子抱在怀中轻轻又哄,苏辰安看着眼前这沧桑的一张老脸。
瞬间哭声就卡了壳,算了算了,既来之则安之。
虽然穷了点,但等到他长大一些,就能够想办法给整个家庭创造一些收入。
毕竟事已至此,他再怎么哭嚎也没有用,总不能再次回到地府,让阎王爷给他挑个好胎让他投。
就这样苏辰安每天,睁开眼睛,饿了就叫,尿了就喊。
平常最大的乐趣就是学这里人说话的语气语调。
只能在心里面默默的记下来,毕竟他现在说什么都是咿咿呀呀。
小孩子,特别是婴儿时期睡眠太多了,基本上,一天有一大半的时间都是在睡觉。
他爹除了刚开始那一个多星期,白天晚上都在家,其他的时候白天家里就没什么人了。
就连两个姐姐好像都要出门去干活,再看那两个姐姐的模样,苏辰安更是一脸痛心疾首。
他已经想象得到以后自己长大的模样,估计肯定也是跟他那两个姐姐一般头大,身子小。
一身的皮包骨头,一家人之中好像只有他娘亲长得比较白净,仔细看还能看出脸上容颜姣好秀气。
可能是在乡下待久了,现在看皮肤也挺粗糙,就连手上也有细细密密的茧子啊。
不过苏辰安总觉得自家娘亲跟整个家里都有些格格不入。
但以他爹这样的家庭估计也娶不到什么深闺之中的小姐,现在自己还小,就算想知道一些什么也开口问不出来。
现在的他每天都在想着上辈子,也不知道他出事的消息,传回家中。
家里人该多伤心,好,在,他还有个弟弟,平常最爱跟他唱反调,这回他这个哥哥撒手人寰。
希望自家这个叛逆弟弟能够早一些稳重起来,承担安慰照顾家人的重担。
反正苏辰安现在不知道他到底来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朝代。只知道是古代。
而且乡下百姓们的穿着,根本就没有什么特殊的印记。
个个都是粗布麻衣,除非苏辰安走出门去多看看人家高门大户穿的衣服款式。
他也能大概差不多猜出来是在哪个朝代,反正现在她两眼一抹黑。管不了这么多。
每天想的就是今天的奶水管不管够,其他的就算是他想到了也做不到。
让前面那个叫张浩宇的家伙读,只见对方磕磕绊绊,最后更是在这么多人的目光之下,牛头不对马嘴。
张夫子的眉头在进来这么久之后第一次皱了起来。
看样子是对这样的学子不太中意,随后张夫子招了招手。
只见旁边一个小斯走了过来,张夫子轻轻耳语了几番。
那位小斯就麻利的往外走,而这个孩子也没有得到张夫子的挽留。
那位叫张浩宇的男童,在走出大厅的第一时间就哇哇大哭。
看样子张夫子这里的规矩他一清二楚,张夫子如果没示意人留下,那就是证明这孩子没有什么读书的天赋。
但也不是说不会收,只不过可能就是会跟对方的父母沟通,放到一个简单的读点书,认点字的班级。
能让孩子写几个字而已,也看他们父母的意思。
在上去了三四个孩子之后,总共就只留下了两个,下一个就轮到了他旁边这个小胖子。
只见苏宝成一脸雄赳赳气昂昂的走上前去,作揖时,双手抱拳前举,同时弯腰鞠躬。
并且这小胖子竟然还来了一句“夫子安好。”
就连苏辰安也不得不佩服,这小家伙的气度和从容。
而且苏辰安明显从张夫子的眼中看到了一抹赞赏。
看样子张夫子十分喜欢这种落落大方的学生。
“小家伙,倒是有礼,是打算走科举一途吗?”
苏宝成双眼亮晶晶,对着张夫子就点了点头。
张夫子也是例行公事,直接一段《三字经》里面的“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话音刚落,苏宝成一脸骄傲,十分通畅的把张夫子刚才念过的三字经复述了一遍。
张夫子满意的点了点头,这倒是个好苗子,让他站在一旁的位置。
终于轮到苏辰安,本来大家看到苏辰安的穿着和整个人的外表觉得家境肯定不太好。
整个人应该也大方不起来,没想到苏辰安跨步上前。
学着刚才苏宝成的礼仪,双手一辑,行了一礼。
“夫子安好,我是苏家村特意来求学的小子,名唤苏辰安,今年5岁。还望夫子指点。”
一套动作下来行云流水,说话也是条理清晰,整个人落落大方,神态松弛。
简直就是比刚才那位家境良好的小胖子表现的还要优秀一些。
在场的人也是有些惊讶,他们大部分家庭都不是很差。
所以对比起苏辰安来,他们隐隐有一些自得,没想到这位其貌不扬的小屁孩,嘴皮子这么溜,心态这么稳。
张夫子倒是觉得今年挺不错,好苗子还挺多,他倒是很喜欢这种落落大方的性格,不扭捏,不拘束。
“看你家里条件应该不是很富裕,你也打算走科举一途吗?”
人家张夫子可不是故意看不起苏辰安,毕竟这么机灵大方的孩子,所求的目标绝对不只是认几个字读两年书这么简单。
但是要走上科举一道,那么整个家庭所要花费的银两,这就不是一个小的数字。
这也才是张夫子为何有此一问。
苏辰安点了点头 ,“谢夫子关心,小子与家中自是会量力而行。”
张夫子满意的点了点头,这孩子是个通透的,说出的话能听得懂,为人也比较豁达。
倒真是个好苗子,还是一样从三字经里面找了一段,苏辰安利落的背下来,张夫子明显是有些小私心。
最新评论